中國核工業地質局為我國國防建設和核電發展找到了豐富的鈾資源,為我國國民經濟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隨著時代的變遷,鈾礦地質勘探設施,如:坑口、廢石堆、剝土、被污染地面、塌陷坑、污染水體等6類遺留勘探設施在發揮重要作用的同時,也對周邊生態環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壞,如勘探遺留的坑口,會因人畜誤入或墜落帶來一般性安全危害和放射性危害;堆積在地表的廢石在不同程度上影響了當地的地表環境。這些危害因素給周圍自然和生態環境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對公眾的安全構成了潛在的危害,必須盡快予以治理。
一 退役整治治理方案
退役整治工作應遵循“輕重緩急、分期申報、分期治理,對于水源地上游或河溝邊的,居民密集或人員活動相對頻繁的,少數民族聚居地、旅游開發區、自然保護區和經濟開發區的鈾礦點予以優先解決”的原則。主要治理對象有以下七大類:
1 坑口治理
為阻止坑口氡氣外逸、控制廢水外流,防止人畜誤入廢棄的坑口造成不必要的傷害,整治方法如下:
(1)對無水坑口采取封堵治理:采用兩道毛石墻中間充填廢石進行封堵,然在覆土掩埋硐口、壓實并植被。
(2)對有水坑口采取過濾疏排封堵治理:采用兩道混凝土墻封閉并在坑口內修建被動式濾水集水池進行疏排水的治理。
2 淺井治理
為防止人畜墜入,有效抑制氡氣外逸,采用利用廢石回填,再覆土植被的方法進行治理。
3 廢石堆治理
對于采取原地覆蓋治理的廢石堆,為穩定廢石堆、抑制氡析出率和屏蔽γ輻射劑量率,其治理方案為:
(1)收集撒落廢石、平整坡面、消除土包、削坡并設馬道,然后壓實坡面。
(2)在坡腳及沿廢石堆兩長邊砌筑擋土墻以穩定廢石堆。
(3)在坡頂砌筑截水溝、以防洪水沖刷廢石堆,在馬道設置邊溝以防坡面雨力侵蝕。
(4)采取覆土覆蓋:分層覆土壓實,覆土厚度達到相應設計厚度,以達到抑制氡析出率和屏蔽 γ 輻射水平的治理要求。
(5)坡面采用草灌護坡或采用土工網復合植被護坡、土工格室草灌護坡、漿砌片石截水骨架草灌護坡進行防護,最后種樹植被、設立警示牌。
4 剝土治理
為抑制氡析出和屏蔽γ輻射劑量,采取覆土覆蓋并植被的方法進行治理。
5 塌陷坑治理
采取利用附近廢石堆的廢石充填塌陷坑再覆土植被的方法進行治理。
6 污染道路治理
采取清挖道路上的污染物回填附近坑口或附近廢石堆,再覆土夯實的方法進行治理,治理后恢復原有的使用功能。
7 污染水體治理
坑口流出水中含有的鈾、鐳及其它重金屬一般難溶于水,對附近水體產生污染后,主要是沉積在水體底泥中,對水體的影響較小,因此,一般采取清挖水體底泥回填附近坑口或附近廢石堆的方法即可進行治理。
二 結束語
本文對鈾礦地質勘探設施退役整治工作相關理論方法做了簡單論述。該項工作屬于公益性環保工程,國家及各級政府對于環境保護和生態恢復均給予高度重視。作為鈾礦地質勘探設施退役整治實施單位應充分認識到這項工作的歷史責任感,在項目實施中應該嚴格執行相關規范標準及設計要求,以達到相應退役控制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