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昌吉地質儀器有限公司淺析潤滑與潤滑油概述
潤滑概述
1.潤滑的作用
潤滑的目的是在機械設備摩擦副相對運動的表面問加入潤滑劑以降低摩擦阻力和能源消耗,減少表面磨損,延長使用壽命,保證設備正常運轉。潤滑的作用有以下幾方面。
(1)降低摩擦
在摩擦副相對運動的表面問加入潤滑劑后,形成潤滑劑膜,將摩擦表面隔開,使金屬表面問的摩擦轉化成具有較低抗剪強度的油膜分子之問的內摩擦,從而降低摩擦阻力和能源消耗,使摩擦副運轉平穩。但對于汽車自動變速裝置
和制動器等,潤滑的作用則是控制摩擦。
(2)減少磨損
在摩擦表面形成的潤滑劑膜,可降低摩擦并支承載荷,因此可以減少表面磨損及劃傷,保持零件的配合精度。
(3)冷卻作用
采用液體潤滑劑循環潤滑系統,可以將摩擦時產生的熱量帶走,降低機械發熱。
(4)防止腐蝕
摩擦表面的潤滑劑膜可以隔絕空氣、水蒸氣及腐蝕性氣體等環境介質對摩擦表面的侵蝕,防止或減緩生銹。目前有不少潤滑油脂中還添加有防腐蝕劑或防銹劑,可起減緩金屬表面腐蝕的作用。
此外,某些潤滑劑可以將沖擊振動的機械能轉變為液壓能,起阻尼、減振或緩沖作用。隨著潤滑劑的流動,可將摩擦表面上污染物、磨屑等沖洗帶走。有的潤滑劑還可起密封作用,防止冷凝水、灰塵及其他雜質的侵入。
由于各種潤滑劑的種類、組成、理化性能特別是黏度、稠度等的不同,所起潤滑作用也有所不同。
2.潤滑的類型
按照摩擦副表面潤滑狀態,可把潤滑類型分為流體潤滑、邊界潤滑和混合潤滑。
(1)流體潤滑
流體潤滑是在兩摩擦面之問加有液體潤滑劑,潤滑油把兩摩擦面完全隔開,變金屬接觸干摩擦為液體的內摩擦。流體潤滑的優點是液體潤滑劑的摩擦系數小,通常為0.001~0.01。實現流體潤滑,必須具備以下三個條件。
①摩擦表面問必須有相對運動。
②順著表面運動的方向,油層必須成楔形。
③潤滑油與摩擦表面必須有一定的附著力,潤滑油隨摩擦表面運動時必須有一定的內摩擦力,即必須有一定的黏度。
(2)邊界潤滑
當機械運動速度很低,而摩擦表面承受的載荷又很大時,即使使用黏度很大的潤滑油,也很難使G值大到足以在摩擦表面問形成完整的油層,以達到保證流體潤滑的程度。此時流體潤滑膜遭到破壞后,在接觸面上仍然存在一層極薄(約為0.01¨m)的油膜,這一層油膜和摩擦表面之問具有特殊的結合力,形成“膜”,從而在一定程度上繼續保護摩擦表面的作用,這種潤滑狀態稱為邊界潤滑,所生成的膜叫邊界膜。由于邊界膜的厚度很小,摩擦表面形貌水1夫屢悻后對潤滑情猾將會有i尾大影響
(3)混合潤滑(或稱半流體潤滑)
摩擦面上所形成的潤滑膜局部遭到破壞,油即不均勻又不連續,使摩擦面上同時出現流體潤滑、邊界潤滑和干摩擦的潤滑狀態叫作混合潤滑。產生半流體潤滑的主要是載荷過大,或速度、載荷變化平緩,選用油品不當,以及摩擦
面粗糙等原因所致。
以上一種潤滑狀態,在機器T作中實際是經常互相轉換,其情況是隨潤滑油量、油性及油品黏度等條件的變化而轉換的。所以,通常采取提高油量及壓力,提高油性,選用適宜的黏度來實現良好的潤滑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