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度是流體的一種重要物理性質,如油漆、藥品、涂料、油品、塑料以及食品等眾多產品均需要對其粘度進行測量。粘度測量使用的儀器主要為毛細管粘度計與旋轉粘度計兩種,上海昌吉地質儀器有限公司根據檢定經驗,對粘度計的測量機理、操作注意事項進行了討論,以期幫助相應工作人員降低檢定的誤差。
一 粘度計檢定誤差減少方法
1 減少溫度造成的檢定誤差
粘度標準物質起到對粘度計附值的作用,粘度標注物質的標稱值要準確可靠。粘度標準物質除了在有效期內還要存放在深色玻璃瓶中,保存的位置要避光、清潔和低溫。粘度標準物質的定值溫度是20℃,要求配備溫度波動度小于±0.01℃和均勻度小于±0.01℃的恒溫槽,溫度測量使用的精密溫度計溫度值為0.01℃,檢定過程中應時刻關注溫度的變化,必要時做溫度修正。依據JJG155-2016《工作毛細管粘度計檢定規程》,實驗室溫度與恒溫槽設定溫度相差應小于±2℃,實驗室溫度應盡量接近20℃,當室溫大于± 2℃時則可能由于熱傳導造成檢定溫度偏離設定值,引起較大誤差。
2 嚴格執行檢查、清洗與操作規范
首先,檢定前應加強粘度計外觀檢查,避免粘度計外觀缺陷造成檢定誤差產生。其次,在進行檢定之前要嚴格執行規定的清洗程序,避免粘度計表面附著雜質對測量造成影響。毛細管粘度計應注意裝液、垂直度調節、計時和震動等影響檢定的因素。旋轉粘度計應注意測量容器匹配、轉子選擇、轉速設置、轉子浸入深度和頻率修正等問題。旋轉粘度計檢定前還要進行水平與零點檢查,根據標準液粘度值選擇合適的轉子與轉速,盡量調整為液體流動穩定狀態下的最大轉速,且必須等液體流動穩定下來后才能進行讀數。需要注意的是,計量檢定規程規定的檢定溫度為20℃,但是可能存在部分儀器標定溫度不是20℃的情況,例如:血液粘度測量要求為37℃,需要使用37℃標定的粘度標準物質進行檢定,不然會導致檢定結果超差。
二 結語
毛細管粘度計和旋轉粘度計在粘度測量中應用很廣,其影響測量精度的因素主要包括物理因素與人為因素兩種,檢定員應認真檢查是否存在物理缺陷并努力提高自身的檢定水平。如果檢定不合格時要及時通知企業,避免企業使用不合格的儀器而影響到產品的質量。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歡迎大家到上海昌吉地質儀器有限公司咨詢購買相關產品。